6月25日凌晨,第四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作为北斗三号第二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英文缩写IGSO卫星,也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爱星”。它将定位在高轨道上,以更广的区域、更高的精度,增强北斗三号整体技术指标。
在世界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纷纷以单一轨道卫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中国北斗独树一帜,开创性地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那么这颗“爱星”有何不同?北斗导航卫星的布局究竟有哪些讲究?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有关专家。
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了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中圆轨道卫星,因小巧灵活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被称为“吉星”)和2颗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也被称为“爱星”),此次发射的第四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二颗“爱星”。
航天五院的专家告诉记者,正如棋子落在纵横交错的棋盘上,这三类卫星在不同的轨道上坚守着岗位。“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着,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不停地画着波浪线,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时时刻刻“高照”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
众所周知,“中国-亚太-全球”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三步走路线。在前两步中,北斗需要锁定中国和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吉星”和“爱星”显然更有优势,而“萌星”则不太经济实惠,况且当时星上的很多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萌星”,必须经实践验证后,最终迈向全球。
北斗一号卫星总设计师范本尧院士说:“系统一下建那么大(全球组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用户集中在国内、周边。因此‘先区域、后全球’的技术途径很正确,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为此,航天五院的北斗人首次建成了GEO/IGSO/MEO混合星座,以最少的卫星数量建设了集基本导航、位置报告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北斗二号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专家表示,这种技术体制可以高效构建区域系统,兼顾拓展全球系统。在北斗二号系统的建设中,通过发射4颗“萌星”并在轨运行,逐步攻克了一系列瓶颈问题。因此,当北斗开启全球组网征程后,跃升为主力的“萌星”得以大显神威。
此时的“吉星”和“爱星”不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且还将承担配合“萌星”、显著增强北斗三号整体技术指标的职责,为未来的北斗之路进行拓展和验证。
据了解,为建成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北斗二号卫星系统,航天五院的北斗团队突破了混合导航星座设计、高稳定性信号播发通道、有源和无源定位一体化、星载原子钟高精度高稳定热控等众多关键技术,首次实现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差分增强三种服务融为一体。
当北斗导航迈入第三步,在建设世界一流的北斗全球系统的过程中,航天五院又实现了我国导航卫星能力的提升和跨越:首次实现独具特色的新型导航信号播发,极大提升了用户抗干扰能力和测距精度;突破多轨道混合星座星间链路技术,实现导航星座“一站式管理”......
同时,他们还首创了航天项目群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套新体系探索、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和完备的科研配套设施,有力支撑了北斗卫星组批生产和密集发射。
下一步,航天五院的北斗人还将瞄准未来先进技术,系统规划性能先进、功能全面、安全可靠的下一代导航卫星技术体系,提出基于北斗卫星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技术发展策略,为我国导航卫星领域航天强国建设接续奋斗。
来源 : 光明日报
阅读
4146 阅读
4101 阅读
5082 阅读
4856 阅读
4726 阅读
7138 阅读
4539 阅读
4382 阅读
5253 阅读
5361 阅读
5044 阅读
4641 阅读
4157 阅读
4513 阅读
4287 阅读
4686 阅读
4316 阅读
3573 阅读
4373 阅读
4787 阅读
4552 阅读
4340 阅读
4650 阅读
4485 阅读
4107 阅读
4526 阅读
2455 阅读
3467 阅读
3235 阅读
6月25日凌晨,第四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作为北斗三号第二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英文缩写IGSO卫星,也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爱星”。它将定位在高轨道上,以更广的区域、更高的精度,增强北斗三号整体技术指标。
在世界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纷纷以单一轨道卫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中国北斗独树一帜,开创性地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那么这颗“爱星”有何不同?北斗导航卫星的布局究竟有哪些讲究?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有关专家。
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了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中圆轨道卫星,因小巧灵活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被称为“吉星”)和2颗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也被称为“爱星”),此次发射的第四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二颗“爱星”。
航天五院的专家告诉记者,正如棋子落在纵横交错的棋盘上,这三类卫星在不同的轨道上坚守着岗位。“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着,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不停地画着波浪线,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时时刻刻“高照”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
众所周知,“中国-亚太-全球”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三步走路线。在前两步中,北斗需要锁定中国和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吉星”和“爱星”显然更有优势,而“萌星”则不太经济实惠,况且当时星上的很多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萌星”,必须经实践验证后,最终迈向全球。
北斗一号卫星总设计师范本尧院士说:“系统一下建那么大(全球组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用户集中在国内、周边。因此‘先区域、后全球’的技术途径很正确,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为此,航天五院的北斗人首次建成了GEO/IGSO/MEO混合星座,以最少的卫星数量建设了集基本导航、位置报告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北斗二号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专家表示,这种技术体制可以高效构建区域系统,兼顾拓展全球系统。在北斗二号系统的建设中,通过发射4颗“萌星”并在轨运行,逐步攻克了一系列瓶颈问题。因此,当北斗开启全球组网征程后,跃升为主力的“萌星”得以大显神威。
此时的“吉星”和“爱星”不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且还将承担配合“萌星”、显著增强北斗三号整体技术指标的职责,为未来的北斗之路进行拓展和验证。
据了解,为建成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北斗二号卫星系统,航天五院的北斗团队突破了混合导航星座设计、高稳定性信号播发通道、有源和无源定位一体化、星载原子钟高精度高稳定热控等众多关键技术,首次实现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差分增强三种服务融为一体。
当北斗导航迈入第三步,在建设世界一流的北斗全球系统的过程中,航天五院又实现了我国导航卫星能力的提升和跨越:首次实现独具特色的新型导航信号播发,极大提升了用户抗干扰能力和测距精度;突破多轨道混合星座星间链路技术,实现导航星座“一站式管理”......
同时,他们还首创了航天项目群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套新体系探索、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和完备的科研配套设施,有力支撑了北斗卫星组批生产和密集发射。
下一步,航天五院的北斗人还将瞄准未来先进技术,系统规划性能先进、功能全面、安全可靠的下一代导航卫星技术体系,提出基于北斗卫星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技术发展策略,为我国导航卫星领域航天强国建设接续奋斗。
来源 : 光明日报